媒體報道:市府發展許可委員會關於喜士定街 288號及唐人街關注組的集會

2016-01-25

OMNI 新聞 (廣東話)

OMNI 新聞 (普通話)

新時代電視 – 新聞 (廣東話)

星島日報

明報(一)

明報(二)


 

OMNI 新聞 (廣東話)

89871584001_4722930135001_4722889409001-vs


 

OMNI 新聞 (普通話)

89871584001_4724306607001_4724232050001-vs


 

新時代電視 – 新聞 (廣東話)

31937


星島日報   – 溫市議會抗議聲中 通過華埠建12層柏文

圖文:本報記者張文慈

儘管有華裔市民齊集溫市府門前舉牌抗議,但未能奏效,溫市發展許可委員會(Development Permit Board,簡稱DPB)周一批准華埠具爭議的12層柏文發展計劃。抗議人士對此感到失望,認為計劃將迫使低收入華裔長者搬離華埠。
溫市卡麗基社區行動計劃(Carnegie Community Action Project,簡稱CCAP)屬下的唐人街關注組發起人陳敬望(小圖),周一趁DPB開會前,先行動員10多個華裔長者到市府三樓會議廳外抗議,他們輪流發言,反對發展商在溫市喜士定東街(E. Hastings St.)288號,興建一幢有172個單位的12層高柏文。
陳敬望說:「溫市中心東端/奧本海默官方發展計劃(Downtown-Eastside/Oppenheimer Official Development Plan)規定區內柏文最高為98呎,但該12層柏文卻高達120呎,顯然超越高度,除令華埠喪失原有特色外,也因新建所謂廉租屋租金過高,或令低收入華裔長者無法負擔。」
屋租高昂 華裔長者表示難負擔
華裔林女士強調她是第六代華裔移民,曾曾祖父曾參與興建華埠,實在不願見到華埠興建過多高層柏文,令華埠「高檔化」(gentrification)。她說:「我懇請委員們拒絕該計劃,給低收入華裔長者生存空間。」
此外,除溫哥華社區活躍人士周明輝也發言反對外,也有CCAP白人代表發言,強調區內低收入華裔長者及原住民,都是手足同胞,希望不要批准該項發展計劃。
不過,DPB委員、溫市府工程部總監多布羅沃爾尼(Jerry Dobrovolny)指出,申請的地產發展商沃爾金融公司(Wall Financial Corporation),將在柏文內提供60%,共104個社區房屋(Social Housing)單位,其中還包括35個低收入廉租單位,令他支持這項計劃。
他說:「我承認華埠及市中心東端發展很重要,也面臨挑戰,過去10年來有不同聲音,但我認為這是重要一步,畢竟提供60%社區住屋單位,又在地面上有零售單位,這是積極的一步,我支持發展方案。」
最終溫市府發展部主任富吉(George Fujii)因擔任主席,未加入表決,包括多布羅沃爾尼等3位出席委員都舉手支持,審批通過發展案。
陳敬望會後表示失望,強調這是市府通過的溫市中心東端/奧本海默官方發展計劃第一個發展案,估計未來會有其他發展案跟進。

 


明報 (一):喜士定東288號規劃 反對聲中通過

【明報專訊】溫哥華市政府發展牌照局(DPB)昨日在「唐人街關注組」等多個組織的反對下,通過喜士定東街288號(288 E. Hastings St.)的重建計劃,興建一幢12層高的出租柏文,包括34個為領取福利金人士而設的廉租房屋。但反對組織批評廉租房屋比例太少,又指華埠近年大興土木已令社區面目全非。

喜士定街288號目前被列為危樓,沒有人居住。開發商Wall Financial Corp.去年提出重建計劃,興建一棟12層高的大廈,樓高達35.5米。大樓內共有172個出租單位,包括104個社區房屋單位(佔六成),以及68個市場出租單位。

在104個社區房屋單位中,34個是為領取福利金人士而設,月租為375元,其餘則是資助性房屋,月租不多於912元。計劃中亦包括零售舖位、花園和其他綠化設施。

牌照局昨日審議該發展項目,「唐人街關注組」聯同多個關注溫市東端團體,號召市民到市議會抗議,反對當局批准申請。抗議者當中不乏華埠居民,包括十多名華裔長者,他們高舉寫有「保護唐人街」、「不要出賣唐人街」等中英文標語。

「唐人街關注組」發言人梁偉安表示,計劃中真正的可負擔房屋只有34個,而且是面積只有200多平方呎的「迷你套房」,他認為要華埠的低收入人士,尤其是長者只能住這些單位,不合乎加拿大的平權觀,主張應提高新大廈的可負擔房屋比例。梁偉安又指,這些年來華埠的過度發展,令人擔心將來唐人街是否能依然存在,他指不少華人的生意和長者的低收入房屋,都隨着發展商大興土木而逐漸消失。

牌照局審議期間開放給市民發言,雖然所有發言人士均表示反對計劃,但牌照局最後亦通過申請。其中投贊成票的溫哥華市工程部總經理多布羅沃爾尼(Jerry Dobrovolny)表示,明白市民對市內可負擔房屋的關注,但他認為這個發展計劃提供了104個社區房屋已經是踏前了一步,認為是一個好的開始。

而溫市市長羅品信亦發表聲明歡迎該計劃獲得通過,指這是市府首次通過社區房屋佔總單位數量高達六成的發展計劃。

但是「唐人街關注組」另一名發言人陳敬望則對當局的決定感失望,指他們一方面聲稱關心華埠和長者,但另一方面卻通過計劃,是「說一套、做一套」。

明報 (二)- 轟華埠過度發展 華裔長者盼增廉屋

參加抗議活動的市民當中,大部分為華裔長者。其中在華埠居住了30多年的Kim表示,多年來看著華埠轉變,高樓大廈愈蓋愈多,已經不是他心目中的華埠面貌,希望華埠可以保持原狀。

Kim又說,覺得市政府的房屋政策向溫市東端傾斜,而忽略了華埠低收入人士的房屋問題,他指出露宿者當中亦包括華裔,一樣要流落街頭,晚上睡在巴士站。他又說,華埠一些廉租酒店,衛生環境十分惡劣,老鼠蟑螂隨處可見,批評有關當局每日坐私家車出入,享受舒適生活,根本不知民間疾苦。

另一名長者鄧女士表示,華埠近年不斷蓋高樓,但卻沒有為低收入人士設想,住宿開支負擔愈來愈重。她又說大規模的發展,令很多已光顧多年的商舖都被迫搬遷或關門,慨嘆昔日的華埠已經不再存在。她說,明白華埠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地方,發展亦可以令華埠更興旺,但她希望市政府在發展的同時,增加區內的可負擔房屋,讓長者有一個安樂窩。

 

 

Leave a comment